米乐米627年专注于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一站式解决方案

食品、日化、医疗及汽车用品行业 欢迎来样试机

13044263005

7*24小时服务电话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实现企业生产智能化 - 连续化 - 高效化——

首页 > 应用案例 > 视频案例

“塞北第一村”——记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村

时间: 2024-10-30 17:41:54 作者: 米乐米6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北部,古称“平城”“云州”,辽代改称“大同”,处在内外长城之间,境内分布有桑干河支流、御河,形成了多民族交融的独特文化。杨家窑村位于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总面积8.7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010亩(约2.01平方千米),共有430户,1280口人。村庄坐落在塔山脚下,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村。

  过去的杨家窑村,被村民称为“山水不高尽是坡,土地瘠薄石头多”。2004年以来,杨家窑村围绕“农耕文化样本村,现代文明示范村,科学发展领先村”的发展思路,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沟壑纵横到层层梯田,从普通的民居到排排别墅,从传统农业为主到初步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数十年间,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从普通山村到“塞北第一村”的华丽转身。

  说起“塞北第一村”的由来,在村中的一块景观巨石下立有五面石鼓,上面刻有“塞北第一村”,这是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院长张生礼先生的题字。从塔山大道进入杨家窑村,能够正常的看到高大的门楼上刻有“全国文明村”的字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门楼两侧有两尊威武的石狮。柏油路笔直平坦,道路两旁分别排列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寄托了村民对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村中,树木郁郁葱葱,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树下生长着各色的花,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在我们的眼前缓缓展开,虫鸣鸟叫,生趣盎然。

  杨家窑村毗邻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2006年,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确立了“服务煤矿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创新性地以村集体、村民共同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卧龙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杨家窑村的第一个村办企业,总投资500万元,主要为塔山煤矿运输煤矸石。公司采取股份制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同时解决了105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之后,杨家窑村陆续建起项目部集中服务区、混凝土搅拌站、加油站、材料储备场等配套场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在服务煤矿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杨家窑村确立了种植、养殖的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从2008年开始,杨家窑村与台商合作,投资3400万元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连体温室、8个高标准温室大棚和1个种苗科研中心,主营花卉蝴蝶兰,年产种苗150万株,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种植基地。

  蝴蝶兰因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其花瓣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灵动而优雅。蝴蝶兰被誉为“洋兰皇后”,具有花色艳丽、形态曼妙、观赏期长等特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走进蝴蝶兰种植基地,不同品种的蝴蝶兰竞相绽放,香味扑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前,基地内共培育有60余个蝴蝶兰品种,紫的像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还有双色或三色的,令人目不暇接。

  据了解,一株蝴蝶兰的长成需要经历瓶苗期、小苗期、中苗期、大苗期等阶段。蝴蝶兰的瓶苗产自基地内的组培实验室,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育,后被移入温室大棚继续生长。在销售方面,基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蝴蝶兰进行展销,并在全年不同时间段主推不同组合的花种,进行差异化销售。蝴蝶兰年销量达30万株,可创造产值1000余万元。未来,基地将引进更多的蝴蝶兰品种,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花卉产业。

  在蝴蝶兰的种苗繁育及销售外,杨家窑村还致力于发展“南果北移”项目,栽种了香蕉、木瓜、百香果、金龙蜜枣等热带水果,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以生态产业化,农、牧、工、旅一体化为发展思路,投资3亿元建设了大同特色农牧业文旅体验园。在农牧业文旅体验园中,分布有智能温室大棚、景观湖、垂钓园以及水果大棚。

  走进体验园内的水果大棚,瓜果飘香,眼前又是另一番天地。棚内的香蕉树上长着大把大把的香蕉,木瓜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让人仿佛置身于南国,游客正在采摘已经很成熟的瓜果,好不热闹。目前,杨家窑村已经建成高标准木瓜大棚,栽种了1000多株木瓜树,年生产木瓜28万余棵,远销全国各地。此外,杨家窑村建成了3千米长的“葡萄走廊”,栽种了1万株葡萄树;在村子的北坡还开辟了600亩(0.4平方千米)的杏树基地,每年可生产大接杏100余万千克;在村子的西面,栽种了1.3万株“忆香蜜”油桃、7000株“玉露香梨”,栽种了四年生寒富苹果树和1万株鸡心果树。其中,大接杏是杏树基地广泛种植的品种之一,杏肉肥厚、味道鲜美,一口咬下去,沁润心脾,使人回味无穷。除大接杏外,基地还培育有哈密杏、凯特杏和金太阳等品种。杏树基地对杏树的水、肥、土壤等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确保了杏的优良品质。

  各色的珍奇水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每到盛果期,橙的木瓜、黄的香蕉、紫的葡萄,让游客垂涎欲滴、流连忘返,也带动了特色美食、农产品销售、休闲农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杨家窑村的山更青、水更秀,这里的景致也慢慢变得美。

  从2010年开始,杨家窑村依托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奶牛和肉牛养殖业发展。2010年11月,杨家窑村投资2.3亿元成立四方高科农牧有限公司,饲养纯种荷斯坦奶牛8000头,引进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先进生产线亿元,是山西省顶级规模、科技含量最高、管理最先进的奶牛养殖园区。该园区全部投产后,带动了周边2500户村民就业。

  2015年,杨家窑村在现有奶业的发展基础上,继续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自有品牌,投资2.4亿元成立牧同乳业有限公司,可日处理鲜奶500吨,年产值约21.6亿元。目前,牧同乳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设备先进、质量较好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杨家窑村奶牛养殖园区占地面积500亩(约0.33平方千米),内建有多个舒适、干净的大型高科技牛舍。进入园区,能够正常的看到几十头奶牛听着音乐出奶的壮观景象。原来,园区引进了转盘式挤奶设备,可实现50多头奶牛同时挤奶,并且采用了先进的音乐催奶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挤奶效率。转盘式挤奶设备还可以让牛奶在10秒内迅速降温,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新鲜度。随后,挤好的鲜奶会迅速进入牧同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会将鲜奶制成灭菌乳、巴氏乳、搅拌型酸奶、中性或酸性乳饮料四大系列的乳制品,销往大同及周边地区。

  除奶牛养殖业外,杨家窑村也在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2018年,卧龙牧业有限公司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规模化、集中化养殖,截至2023年12月,卧龙牧业有限公司的肉牛存栏数为2200头。近年来,杨家窑村积极更新养殖思路,采用现代科学的养殖方式,村民的养殖积极性持续高涨,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打造“绿色村庄”,杨家窑村依托生态治理成果,全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打造富有塞北乡村气息的特色小镇。从2006年开始,杨家窑村大力进行土地开发,累计整理新造农田2350亩(约1.57平方千米),新增水浇地1000亩(约0.67平方千米);累计种植云杉、丁香、松柏、黄花槐等景观树木和经济树木20余万株,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3%,真正成为“花园式乡村”。

  目前,杨家窑村累计办起14家村办企业,在多个村办企业的带动下,杨家窑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办企业的成功运营为杨家窑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利用村办公司能够带来的收入,杨家窑村先后投资1.6亿元开展新居工程建设,完成环村路及街巷硬化12.4千米,建成178套别墅、190套板式住宅楼,取名“舒心园”小区,并在小区内实现了宽带网络覆盖。2009年,全体村民搬出了旧窑洞,住进了新居。在民生保障方面,村集体为全体村民办理医疗保险、缴纳养老保险,村民的供暖、物业、数字电视等费用均由村集体承担。在各项惠民措施的推动下,村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获得了全面提升。

  杨家窑村最热闹的地方,非铭心活动广场莫属。广场集图书阅览、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是村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每年铭心活动广场举办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达百余场。在迎春晚会活动、才艺大赛中,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受到了广泛好评;锣鼓队、秧歌队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喜笑颜开,现场氛围极为热烈。而在文化建设方面,杨家窑村年年都会举行环卫先进个人、卫生先进家庭、企业优秀员工、十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不仅激发了村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也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在杨家窑村,处处可以感受到工农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精气神”。近年来,杨家窑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魅力、宜居、绿色、生态、和谐”为目标,全体村民一条心,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幸福花”,完成了医疗卫生、标准教育、安全饮水、民生保障、公益文化、综合治理等“十个全覆盖”工程。2021年9月,杨家窑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2月,杨家窑村被评定为2022年度山西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

  展望未来,“塞北第一村”杨家窑村将再鼓风帆,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逐步建设成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时代新农村。